浅谈背飞背快背溜

我发现身边好多球友对背快,背飞和背溜这3项快速突击战术分辨不清,所以今天我们谈谈这几项战术的区别。

背快,背溜和背飞按速度来说,背快最快,按线路来说,背飞线路最长, 背快和背飞都是从二传身后(有的长距离背飞要离二传远些)单脚起跳飞到球下进攻,注意是飞而不是跑。

有人认为背溜就是背后短平我觉得不确切,背溜的特点是可快可慢,可长可短,是跑到球下来进行攻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双脚起跳,但现在的攻手为了加快进攻速度,往往也采用和背快背飞一样的单脚起跳,从而直接导致了观众的混淆。确切来讲就是看起跳的点~~~

首先说说背快,背快的起源较早,球的弧度最低,如果二传手采用跳传,只要将球点到头后,攻手几乎与二传同时起跳,在球的上升点用最短的时间将球扣出,达到偷袭和突击的效果,就是“背后短平快”,像冯皇后与刘大飘配合的最精典的小刘飞刀就是如此。如果二传手采用立定背传,则攻手一般在球的最高点进行打击,球的弧度略高于背后短平快,因为点高所以易于攻手发力,冯皇后与玻璃美人配合的属于此典型,扣球时距离二传有一步左右,速度也很快,不过比刘大飘的背后短平快要慢,但因为点高,力大,同样很有杀伤力!!

再说说背飞,“背飞”,尤其是单脚背飞是我们听到最多的一项快速突击技术。那什么叫背飞呢。“背飞”多为高弧度的拉开球,传球的高低与远近,要视战术需要与选手特点来定,攻手一般都“躲”在二传手身体的前方或左侧,待二传手传球后,在对方认为二号区无人进攻的时候,攻手迅速移动到二传手背后,单脚跨步起跳并在横向“飞”行中突然袭击。背飞技术的核心就是飞,在空中的横向移位十分重要,使用空中的位置差来避开拦网扣球进攻。这需要副攻手有比较好的滞空和腰腹力量。背飞技术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期的中国女排,当年“城墙”的周晓蓝首次在国际比赛中使用背飞战术,取得惊人的效果。汪家伟则是男排队员中背飞的好手,他的背飞线路远,滞空长,下手快速有力。之后,“飞”风迅速蔓延整个排坛,尤其是中国女排,在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人人必飞”的局面,直到现在副攻和接应们仍然在漂亮的“飞”。但由于男子排球的越发暴力的发展主向,也经很难在高水平男排赛场上看到背飞了。国外女排球员中数俄罗斯队的帝什琴科(Tichtchenko)和美国选手斯科特(Scott)的背飞另人难忘,一个是高点,一个是远网,打的也是相当出色的。

“背溜”是速度快、弧度低的拉开球,高水平的二传手传出的背溜球,可在球网上空与球网成平行飞行,以便攻手可选择更多的过网点,甩开对方的拦网手。由于现在副攻们为了抢时间,经常单脚上步起跳,所以看起来容易和背飞弄混淆。所以背溜也是一项将空间和速度充分结合的技术,由于不飞,相对对副攻个人实力的要求要小些。正宗的背溜和背挫要属暴力萍和冯皇后的配合,在奥运上的比赛中屡见不鲜,不过06年世锦赛时暴力萍和冯皇后因伤,特别是面队俄罗斯等欧美强队的高拦网时这两个绝活就不大奏效了。07年的中国队里小月与大丽丽配合的身后球,更多像是带有一部分个人掩护成分的背溜,先佯装背快起跳,然后突然往二号位跑,虽说速度不快,但只要球有高度,大丽丽还是可以下球拿分的,(不过以后要装的更像一点才行),有时候也打成背飞。

背快,背飞,背溜是3个最基本的背后快攻战术,它们之间自身的变化,组合与掩护能组成各种丰富多采的2号位的背后快速突击技战术,同时也是最赏心悦目的排球进攻手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