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数字代表球拍的重量,常见的球拍通常用3U,4U,还有一些超轻的5U甚至是6U(yonex球拍会用F表示6U),也有不常见的一些2U重武器。看到这你可能明白,
这个参数的选择需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和打法,一个人力量大,可以选择稍微重一点的3U,如果追求快速挥拍连贯流畅的打球,可以选择4U或5U的超轻拍。物理课上讲过,相同的挥拍速度,球拍越重击球力量越大;但是,想要挥拍速度一样,越重的球拍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球拍选择不是越重越好,也不是越轻越好。选择时拿着一把球拍挥一挥,如果有明显的手臂酸痛感,那就可以选择更轻的球拍。有些相同型号的球拍会有不同的规格,比如天斧99就有3U和4U两种规格。
G代表Grip,意思是手柄。在这里分别表示手柄粗细。数字越大手柄越细,数字越小,手柄越粗。通常来说,在中国销售的球拍大多数是G4和G5,在日本销售的球拍分别是G5和G6,而在欧洲销售的球拍更多的则是G3和G4。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呢?日本人最矮,手最小,所以拍柄比较细,而欧洲人人高马大,手也大,所以手柄比较粗。各位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手胶的厚度,不同手胶厚度不同,在试空拍时,应当适当的小一圈,如果空拍持握感觉正好,那缠手胶之后就会变得过粗。
手柄粗细对击球有什么影响吗?答案是有的。要保证击球手感,首先握拍需要自然,选择合适手柄的重要性自然就体现出来了。此外,如果两种规格都合适不知道如何选择的话,可以考虑自己的打法,粗一点的球拍好发力,但是不够灵活,特别体现在正反手转换上,细一点的球拍操控灵活,控球精准,特别是网前球,但是发力相对粗的球拍稍微差一点。
拍头轻重涉及到平衡点的问题,相同3U的球拍头重和头轻在击球感受上简直是天壤之别,拍头重的拍在击球过程中明显感到惯性大,不易连贯,但是杀球等暴力打法却觉得十分扎实,而拍头轻的球拍更容易连贯,但是击球感会有点飘。
其他品牌的球拍会用示意图告诉你平衡点在哪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穿完线上完手胶的球拍不光会改变球拍的重量,还会改变球拍的平衡点,所以,为了量化球拍重量和平衡点,一个新的单位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那就是挥重。单位是KG/cm3. 据说这个数据大小直接反应你挥拍的感受
好啦,今天先到这里,剩下的进阶参数例如,中杆粗细和软硬,拍框形状,拍框大小,球拍材质等,下期继续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