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物局局长金福来畅谈保护工作

日前,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文物局局长金福来就楠溪江古村落的保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理想:我若能摆脱行政事务,专门研究楠溪江古村落,完全可以出版10本著作,单是楠溪江的门台就可以写一本10万字的书了。

金局长是文革后第一批被评为古建筑工程师的人员之一,从事古建筑工作已有20多年时间。他认为楠溪江沿岸大量的古村落建筑有以下特点:一是种类多,祠堂、书院、庙宇、亭阁齐全;二是延续时间长,有明、清、民国、解放初各时期的,特别是50年前至100年前之间各种各样的古建筑都有;三是分布区域广,中游的院落体量大,文化底蕴深,包括形体和艺术两方面体现了当时主人的意识追求。循着楠溪江水流向上走可以看到,深山老林里的村落建筑时间晚于中游,形制简单,基本上建于清晚期到民国,整体环境很好,很少有破坏的。

评价:温州民居是中国古民居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体系,原因是温州地理环境特殊,交通一直比较闭塞。楠溪江古建筑是一部生动的社会生活史。

楠溪江古建筑除了体现主人的地位、文化素养和贫富状况之外,还明显地体现了楠溪江历代工匠独特的工艺手法。上规模的大院落都有自己的个性,无论是造型,还是布局都有特色,有的强调用材,有的强调装饰雕刻。最让建筑学家感兴趣的是,楠溪江明代古建筑保持柱侧角,这是始于唐朝的建筑风格,实用功能是抗震。

建议:各级政府在抓好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保护古建筑的认识,特别要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文化素质。

金福来说,楠溪江古村落量大,分布广,延续时间长,势必造成保护难度大。目前,楠溪江古村落在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破坏都很严重,最致命的打击是缺乏乡村建设规划,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缺乏功能分区,没有很好地将古村落的破坏力消释掉,转化为现代化新区的建设力。

思路:文物部门规划设计,投入少量资金,积极发动村民筹资修理,产权和使用权不变,走出一条古村保护和开发的经济模式。

金福来说,由于村古量多保护难,必须分清保护的轻重缓急。今年省、市文物局的保护工作重点在于修复花坦古建筑群,做好枫林、岩头两镇保护详规。今年省文物局下达给市文物局的保护经费100万元,其中追加花坦古建筑保护经费达15万元,连同第一、二期下达的专项资金余额16万元,将一次性投入修复工程中去,重点修好10-20幢古建筑,统一规划,同步开工。文物部门与百姓签订维修协议:产权属于百姓,严格按照文物部门要求进行修理,经费公私分摊。枫林和岩头的保护规划经费各10万元,已下达。

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旗下媒体平台广播:FM 102.2电视:永嘉新闻综合频道报纸:今日永嘉网站:永嘉网微信公众号:中国永嘉、永嘉视界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