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7日以来,海沧先后设置了3个疫情防控道路查验点,分别是海沧高速查验点、厦门西和新阳高速查验点、厦漳大桥查验点。
3个查验点的工作人员共计863人,来自海沧区建交局的吴艺重是总协调人,他说:这次外防输入的任务非常重要,而且增加了核酸和抗原检测两项工作,在现场条件有限且环境较艰巨的情况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从严从紧守牢“外防输入”关。
由区建交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卫健局、海沧交通执法大队、海投集团、城建集团等成员单位370人。
市委组织部抽调市司法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港务集团、路桥集团、安居集团、建发集团、象屿集团、市政集团的225名下沉干部。
区委组织部抽调区城管局、海投集团、城建集团、海发集团的223名下沉干部。
通过厦门与漳州两地协商,厦漳大桥高速查验点设在漳州海门岛上,是海沧区第一次跨过一片海开设卡口。正值清明假期,卡口车流量较大,一天约有8000辆车过卡,上万人参与核酸检测。厦门西查验点工作乃重中之重,市委组织部火速抽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市建设局执法稽查处处长廖金旺前来增援,他到来后迅速成为工作专班的骨干力量,帮助现场查验工作顺利开展。
“昨天凌晨连夜增加2个核酸检测台,保障检测速度。”查验点组长、区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鄢挺辉说,海边风大,搭好的帐篷铆钉受不住风力,一晚上吹倒好几个。但是,大家始终保持高昂战斗状态,全力守好跨海“第一关”。
3月18日驻守厦门西查验点,31日跨海转战厦漳大桥查验点,鄢挺辉已经连轴转16天了。在海风的“摧残”下,手臂肉眼可见地起了一层皮,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地指挥、调度现场的工作。
4月4日0点至8点,海沧君被抽调支援海沧高速查验点查验工作,见证了“守门人”工作。
这个查验点的框架是由区建交局审批科曾义搭建的。4月3日,他在现场不慎崴伤了左脚,走路一拐一拐的,依旧坚守岗位。
曾义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审批科负责人,这段时间既要负责每天的项目审批,还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两点一线点在查验点交接完工作,人就得往单位赶。
曾义介绍,查验点近60人在岗,大家来自交警、城建、区建交局、保安公司,还有市里的抽调干部。现场实行24小时四班三运转的方式轮流值班。
清晨7点多,虽然还没到自己的领班时间,但海沧高速道路查验点组长、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刘冬星已经早早来到查验点,了解过去8小时的现场情况。“我们这个点的车辆日通行量大概是5000辆左右,其中货车占一半以上,很容易造成查验点拥堵。”经过工作专班、交警等多方沟通后,大家一致决定于现场增设一个核酸检测点位,并最大限度开辟通道,保证查验点通畅。
3月17日下午开完部署会,区建交局运发中心副主任叶剑平马不停蹄赶到这里,开展查验点筹建工作。
叶剑平说,在协调交警、路桥集团等相关部门对交通秩序进行重新规划后,仅用1个多小时,查验点就已筹建完毕,5点半开始对车辆进行有序查验。每天叶剑平来回于单位和厦门西查验点,既要负责查验点的现场协调工作,也要回单位负责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及货车司机的摸排走访工作。
“测体温、验绿码、查核酸、查行程码,接着由工作人员分流引导到现场完成核酸检测等事项,每个步骤都有专人引导,避免出现混乱。”查验点组长、区审计局副局长刘羽中介绍,现场核酸检测台按“3台在线班轮岗,筑牢高速查验点防疫网。
刘羽中是3月底来到厦门西高速路口的,接管查验点,驻守同时,还要兼顾局里工作。“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查验点轮班、休息时间兼顾原单位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一切辛苦都是为了保一方安宁。”
累计投入人员5093人·次,共查验车辆150924辆,查验人数217194人,劝返车辆242辆,劝返人员367人,红码等异常人员8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